无锡养老院(无锡护理院)2019年4月19日讯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按照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养老服务工作的部署,为打通“堵点”,消除“痛点”,破除发展障碍,健全市场机制,持续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确保到2022年在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老年人及其子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高。
养老从来都是舆论高度关注和热议的话题,特别是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促进养老服务供给有效对接养老需求更被明确为现阶段推进养老服务提质发展的重点。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不同于以往针对养老服务业明确的政策意见注重从产业角度促进养老服务市场的全面放开,此次《意见》从养老服务自身出发,更加注重提升民众的养老服务获得感,且更加注重多样化和多层次需求,本质上也凸显了供给侧改革的要求。
具体政策对症养老服务“堵点”与“痛点”
来自全国老龄办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占总人口的17.3%。可见,我国老龄化的社会趋势正在持续加重,这就为养老服务带来了新的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政策层面一再布局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但养老服务至今仍难尽如人意。
正如《意见》所言,养老服务市场活力尚未充分激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有效供给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人民群众养老服务需求尚未有效满足。为此,《意见》从深化“放管服”改革、拓展养老服务投融资渠道、扩大养老服务就业创业、扩大养老服务消费、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六个方面提出了28条具体政策措施。
与此同时,《意见》还明确提出,国务院建立由民政部牵头的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工作责任落实,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工作机制。将养老服务政策落实情况纳入政府年度绩效考核范围。各地要充实、加强基层养老工作力量,强化区域养老服务资源统筹管理。
其中,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引入以及深化“放管服”、拓展投融资等具体措施一度被外界冠以“戳中养老服务发展堵点与难点”之名。这一点对于投身其中的人而言,更是深有体会。
长期致力于推进医养结合且身兼某养老机构负责人的孙震,一直认为养老服务市场向社会资本抛出的橄榄枝是无限的商业蓝海。其中,医养结合正是遵循未来医疗服务市场与养老服务市场高度整合的趋势,以应对日益巨大的养老及就医需求的必经途径。而对于实际操作中遇到的诸多难题,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比如,养老服务与医疗设备和人员的审批、可持续化的投资等都是困扰投身医养结合产业人员的难点。
“或许这些问题在国家推进联席会议制度集各部门合力加以解决,以及降低税费负担,简化审批流程等举措的共同作用下能有所改善。”孙震说。
在行业内看来,医养结合被列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前提,会被贯穿于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始终,虽然从当前看,医养结合是养老服务的短板,但从长远看,医养结合将为养老服务市场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对此,孙震也深信不疑。
养老服务兼具经济与社会效益
不可否认,养老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更是经济问题,诸如加速构建统一可衔接的城乡养老保险格局、完善养老金制度、以房养老等围绕“钱”展开的政策布局,必须在符合国情的养老制度和模式下才能发挥作用,即要解决如何花钱的问题。而围绕“钱”展开的政策部署背后,则是要确保养老需求得以满足,实际上,正是基于兼具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重属性,才导致近年来国家层面针对养老服务和养老服务业加紧布局,二者虽有一字之差,但目的一致。
2013年9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针对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市场发育不健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提出全方位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2014年4月,原国土资源部印发《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在用地范围、土地用途和年期、供地计划、供地政策、鼓励租赁供地、分类用地监管、鼓励盘活存量用地、利用集体建设用地等方面分别作出了规定,从土地政策出发大力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2016年12月,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和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大幅提升,供给结构更加合理,养老服务政策法规体系、行业质量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基本建立,市场监管机制有效运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养老服务业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如今,国办又印发《意见》,围绕养老服务体系重申各种具体举措,意在进一步强化民众对养老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彭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指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居家和社区养老的社会化早已让原本清晰的边界有所融合,因此,政策着力点要兼顾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并寻求适当平衡,做法值得肯定。
从这点看,此次《意见》围绕养老服务自身,注重提升民众养老服务的获得感,且更加注重多样化和多层次需求,背后反映了从供给侧针对差异化养老提供服务的要求。彭刚认为,解决好老年人口对养老服务的差异化需求,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更涉及贫困地区老年人口,以及不同区域发展平衡的问题。因此,也只有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吸纳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解决养老问题。
(责任编辑:0)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或者原创,如有冒犯贵网站版权的,请与我们取得联系!